项目名称 |
灯盏细辛制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应用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
主要完成单位 |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3.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 |
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
5.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 位、工作单位) |
1.蔡业峰(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贡献:项目总负责人,负责总体研究思路顶层设计、组织实施各项研究方案的开展并保证研究质量,核心方药灯盏细辛制剂及项目相关知识产权的主要发明者,代表性论文论著及标准规范的主要完成者,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 |
2.张金兰(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主要贡献:围绕代表药物灯盏细辛制剂及其有效成分开展系列体内体外研究,阐释灯盏细辛制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潜在机制,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 |
3.黄燕(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贡献:项目的学术顾问,主要对项目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案实施指导,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方案的主要发明者,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 |
4.陈绍宏(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完成单位:57365线路检测中心通道、主要贡献:项目的学术顾问,主要对项目的研究思路、临床研究方案实施、协调进行指导,核心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 |
5.倪小佳(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贡献:深入开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现代的证据评价,构建了缺血性脑卒中中药灯盏细辛制剂的证据评价体系,对创新点2、3做出贡献。) |
|
6.乔利军(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贡献:在系统检索、评价与整合古今中外多来源证据方面做出主要贡献,参与优化、评价灯盏细辛制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方案,对创新点1、2做出贡献) |
|
7.黎元元(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主要贡献:深入开展灯盏细辛制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现代的证据评价,构建了灯盏细辛制剂的证据评价体系,对创新点2、3做出贡献。) |
|
8.生宁(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主要贡献:围绕代表药物灯盏细辛制剂及其有效成分开展系列体内体外研究,阐释灯盏细辛制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潜在机制,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 |
|
9.杜江(职称:无、工作单位: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参与指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灯盏细辛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促进了药物转化、推广应用,对创新点2、3做出贡献。) |
|
10.王新志(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要贡献:参与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负责优化、评价灯盏细辛制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循证评价研究,开展相关中医临床方案的实施、推广应用工作,对创新点2做出贡献。) |
|
11.招远祺(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贡献:优化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的中医临床方案,系统开展缺血性脑卒中证候的组学研究,构建了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和基础的病证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创新点1、2做出贡献。) |
|
12.李驰(职称:无、工作单位: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参与指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灯盏细辛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促进了药物转化、推广应用,对创新点2、3做出贡献。) |
|
13.周子懿(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贡献:在系统检索、评价与整合古今中外多来源证据方面做出主要贡献,为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的制定奠定基础;对创新点2做出贡献。) |
|
14.程骁(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贡献:围绕灯盏细辛制剂及其有效成分开展系列体内体外研究,在体内和体外研究证实代表中药具有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凋亡、维持血脑屏障稳定性等脑保护作用,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 |
|
15.章时杰(职称:住院医师、工作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贡献:围绕灯盏细辛制剂及其有效成分开展系列体内体外研究,阐释灯盏细辛制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潜在机制,对创新点1、3做出贡献。) |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
论文 1:The add-on effect of dengzhanshengmai cap sules on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A multicentre ,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年卷:2019 Oct:46:189-194.、第一作者:蔡业峰、通讯作者:陈绍宏 |
论文 2: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 08)、第一作者:倪小佳、通讯作者:蔡业峰 |
专著 3:专科专病中医临床 诊治丛书 -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 (第三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黄培新、 黄燕、副主编:杨志敏、梁伟雄、雒晓东、蔡业峰、杜宝新 |
论文 4:4,5 caffeoylquinic acid and scutellarin, identified by integrated metabolomics and proteomics approach as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Dengzhan Shengmai, act against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by regulating glutamatergic and GABAergic synapses、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20, 152, 104636、第一作者:生宁,郑浩、通讯作者:于海波,张金兰 |
论文 5:31724例灯盏细辛注射液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40卷24期:4757-4761、第一作者:黎元元、通讯作者:谢雁鸣 |
知识产权名称 |
软件著作权 1:中风病临床诊疗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软件登记号:2006SR15207、著作权人:黄燕、梁伟雄、蔡业峰、郭建文、尤劲松、王立新、梁兆晖、詹乐昌、杨小波、文龙龙、招远祺) |
专利 2: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酯(专利授权号:201110243526.9、发明人:CN 102351874 B、权利人: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
专利 3: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专利授权号:ZL201010518995.2、发明人:杜江,林艳和,林炎海、权利人: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
专利 4: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甲酯(专利授权号:ZL201010519012.7、发明人:杜江,林艳和,林炎海、权利人: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
专利 5: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乙酯(专利授权号:ZL201010519013.1、发明人:CN 102351874 B、权利人: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
专利 6:含有咖啡酸酯和灯盏花乙素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授权号:201410759466.X、发明人:CN 102351874 B、权利人: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
专利 7:植物药提取物灯盏花乙素中的相关物质的检测方法(专利授权号:201110243526.9、发明人:CN 102351874 B、权利人: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
专利 8: 一种人参药材质量的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专利授权号:CN 102351874 B、发明人:201911093397 .2、权利人: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
著作权 9:中药多成分代谢产物的体内动态分析策略(登记号:国作登字-2022-A-10236828、著作权人:张金兰,生宁,李元元,马聪玉) |